泰达币的推广情况:全球扩张与监管风险的双重图景

 

作为全球首个主流稳定币,泰达币(USDT)凭借先发优势持续推进市场推广,截至 2025 年 7 月,其流通供应量已超 1587 亿枚,占全球稳定币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二,但其推广轨迹始终伴随着合规争议与风险隐患。

政策背书与生态渗透成为海外推广核心抓手。在美国《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》出台后,泰达币以美元及美债为储备资产的模式获得政策支撑,其美债持仓已超 1200 亿美元,成为美国债务循环的重要参与者。推广中,泰达币重点拓展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场景,在借贷、流动性挖矿等领域成为核心交易媒介,同时向跨境支付、房地产交易等传统领域渗透,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合作。

规模扩张与场景延伸形成推广闭环。发行方 Tether 通过持续扩大储备资产规模增强市场信心,2024 年净利润超 130 亿美元,超越花旗集团的盈利表现,这种盈利能力反哺推广投入,推动泰达币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交易渠道。其推广策略侧重 “实用性渗透”,利用稳定币价格波动小的特点,打造套利、理财等用户场景,吸引投资者持有并使用。

但国内监管层面始终明确其非法属性。我国十部门《通知》明确指出,泰达币等稳定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,相关交易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。值得警惕的是,泰达币推广中存在储备透明度不足问题,曾被查出仅 26% 资产为足额美元抵押,且套牌平台以其为诱饵的诈骗案件频发,2025 年鑫慷嘉平台骗局已波及 200 万人。

泰达币的全球推广虽依托市场需求扩张,但国内用户需清醒认识其非法性与高风险性,坚决远离相关交易,避免财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