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CAT 币是传销吗” 的追问,在司法案例中已有明确答案:以 “哥伦布 CAT” 为代表的 CAT 币项目,是典型的依托虚拟货币包装的传销犯罪,其运作模式完全符合传销的核心特征,且已被警方侦破、法院定罪,需从犯罪特征、运作套路与法律后果三方面彻底厘清危害。
首先必须明确:CAT 币具备传销犯罪的全部核心要件,绝非合法投资品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传销的本质是 “缴入门费、拉人头、层级返利”,而 CAT 币项目精准踩中这三大特征。黑龙江鹤岗警方 2020 年侦破的特大案件显示,“哥伦布 CAT” 项目以 “区块链挖矿” 为噱头,要求参与者购买 “矿机” 获得加入资格(缴入门费),通过发展下线可提高挖矿速度并获 CAT 币奖励(拉人头、层级返利),全国参与会员达三百余万人,涉案金额近 3 亿元。这种 “金字塔” 式的发展模式,与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的 “虚拟货币传销犯罪特征” 完全吻合 —— 以虚拟货币名目掩盖传销本质,通过层级计酬非法牟利。
CAT 币的传销套路已形成成熟链条,通过 “概念包装 + 虚假背书” 精准收割。最典型的是 “技术造假陷阱”,项目方伪造区块链技术白皮书,鼓吹 CAT 币 “获国际认可、国家支持”,甚至组织成员在政府部门门前合影造势,虚构政策背书,这与最高法案例中 “编造投资名目、夸大盈利前景” 的传销手段如出一辙。更隐蔽的是 “返利闭环陷阱”:发展下线获得的 CAT 币需 “质押” 才能提现,诱导参与者持续拉新以解锁资产,实质是用新会员资金兑付老会员返利,与 “庞氏骗局” 的资金池运作逻辑一致。此类套路中,CAT 币仅为传销道具,无任何真实价值,其价格完全由项目方后台操控。
参与 CAT 币相关活动,将面临法律追责与财产清零的双重毁灭。法律层面,2021 年十部委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,而 CAT 币的传销模式已触犯刑法 —— 上述 “哥伦布 CAT” 案中,28 名核心成员被抓获,头目因涉嫌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被追究刑责,若存在非法占有资金目的,还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并择一重罪处罚。财产层面,风险早已实证:该案中警方冻结的 2.8 亿元资金仅为涉案金额的一部分,多数参与者的 “矿机” 投入与 CAT 币资产均无法追回;更普遍的是,传销项目崩盘后,CAT 币瞬间沦为废币,项目方卷款跑路,用户维权无门。
综上,CAT 币是彻头彻尾的传销工具。对境内用户而言,认清其 “虚拟货币包装 + 传销内核” 的本质,坚决不参与、不传播、不发展下线,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。发现涉 CAT 币传销线索可拨打 96110 反诈专线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