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虚假元宇宙项目诈骗。不法分子包装 “元宇宙投资平台”,伪造白皮书和技术团队信息,以 “低投入高回报”“首发代币暴涨预期” 为诱饵,吸引投资者购买虚拟货币或股权,待资金到位后卷款跑路。这类项目往往缺乏实际技术支撑,仅靠精美宣传页和洗脑话术迷惑人。
二是虚拟土地 / 资产炒作骗局。打着 “元宇宙稀缺资源” 旗号,炒作虚拟土地、数字房产等,宣称 “升值空间无限”。实际上,这些虚拟资产价值完全由炒作支撑,价格可被庄家随意操控,普通投资者高价买入后,很快会因无人接盘而暴跌。
三是仿冒知名平台诈骗。制作仿冒 Meta、Decentraland 等知名元宇宙平台的钓鱼网站或 APP,骗取用户账号密码、钱包私钥等信息,进而盗取虚拟资产。这类仿冒品界面与正品高度相似,仅通过细微域名差异或 LOGO 改动迷惑用户。
四是 NFT 艺术品诈骗。伪造知名艺术家的 NFT 作品,在非正规平台低价出售,或谎称 “限量版”“有收藏价值”,诱骗买家转账后消失。部分骗局还会利用 NFT 不可篡改的特性,编造 “链上认证” 谎言增强可信度。
五是元宇宙传销骗局。以 “加入元宇宙社群享分红”“拉人头得奖励” 为模式,要求参与者缴纳入门费购买虚拟道具或会员资格,层级越高收益越多。本质是依靠新成员投入维持资金链,最终必然崩盘。
六是虚假元宇宙 job 招聘。发布 “元宇宙体验官”“虚拟世界设计师” 等高薪职位,面试时要求缴纳 “培训押金”“设备费用”,收款后关闭招聘渠道。这类岗位往往对技能要求模糊,薪资却远高于行业水平。
七是元宇宙游戏诈骗。开发劣质仿冒游戏,宣称 “边玩边赚”,要求玩家充值购买虚拟货币升级装备,却设置极高提现门槛,或在玩家投入巨资后突然停服。部分游戏还会植入恶意程序窃取设备信息。
八是元宇宙社交诈骗。在虚拟社交平台伪装 “高富帅”“白富美”,建立情感关系后,诱导投资元宇宙项目或借贷转账,得手后拉黑失联。虚拟形象的匿名性让身份核实难度大增,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心。
九是元宇宙硬件诈骗。销售 “元宇宙专用 VR 眼镜”“脑机接口设备” 等伪劣产品,宣称 “沉浸式体验必备”,实际功能与普通产品无异,甚至存在安全隐患。部分商家还会虚假宣传 “政府补贴”“限量发售” 制造紧迫感。
十是元宇宙培训骗局。开设 “元宇宙创业课程”“区块链技术特训营”,收费数千元至数万元,课程内容却是网上拼凑的基础概念,毫无实用价值。还会通过 “学员成功案例” 造假,诱骗更多人报名。